当前位置: 园博会 > 园博志愿者 > 列表

【“志”在四方】上万名志愿者服务武汉园博园
2016-03-24 17:13    来源: 山东青年志愿者   

   武汉园博园冷雨霏霏,然而趁着周末冒雨前来的游客仍然兴致不减。细雨中,身着红马甲的园长以及穿着统一服装、佩戴工作证的志愿者穿梭为游客服务。
  “穿上这身衣服,我们就都是‘汉宝’,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东道主的正能量。”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志愿者罗小英笑着说。“汉宝”是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会的吉祥物,也是上万名志愿者的昵称。开园仅仅两个多月,武汉园博会志愿者参与人次就达近1。3万,累计服务时长达12万小时。
  从“满肚子意见”到“爱得不得了”
  “汉宝”之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园博园周边23个社区,从400多名社区居民报名者中选出,在家门口接待四方来客。
  这些志愿者中,不乏曾经对园博园牢骚满腹的居民。“这几年,整夜噪音不停,卡车来回不断,大家伙的意见可大着咧!”在园博园北门附近的园博社区,65岁的宗敢云介绍。
  宗敢云12年前搬来时,园博社区尚为常安社区。“当时社区门口就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场,还有一条污水河经过,整日里臭气刺鼻,夏天再热也不敢开窗。”随着建设加快,居民们心里逐渐“亮堂起来”,不满情绪渐渐转变成了参与支持,还给建设者挂起了慰问条幅。
  如今的园博社区,门口马路干净、绿树整齐,院内绿化带已成规模。“现在说到园博园,大伙儿都爱得不得了!”
  “展园园长什么都做,什么都管”
  “汉宝”之中,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在园区里十分显眼。
  他们是园博会开幕前通过执委会的层层筛选,从586名报名市民中选出的50位展园园长。他们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18岁,来自各行各业,有大学教授、民企老板、公务员、大学生,还有农民工。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义务维护园博园日常秩序和设施,引导游客文明游园。为确保服务质量,园长上岗前统一进行了培训。
  “您好,您刚才将空瓶子捡到了垃圾桶,我给您点赞。”园长周智敏拿出一张“点赞贴”,贴在了一位游客的衣服上。原来,在园区凡是能够帮助他人、捡起地上垃圾以及做其他好事的游客都可能得到园长的“点赞贴”,收集5个以上“点赞贴”并和园长合影认证,就能免费领取吉祥物。
  周智敏是50位园长的“头儿”,这位武钢集团的软件工程师,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园博园“刷脸”上班。“刷脸”是园长们自创的上班方式,每天进园上班前在门口拍张照传到园长微信群里,算是报到。
  “展园园长什么都做,什么都管。每天要在园区待8小时,平均巡园行程5公里左右。”周智敏介绍,园长每天把游客对园博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管理机构。
  殷国红也是一位园长,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她坚持每周到园服务。“我热爱,所以我来了。”
  64岁的吴家善是园长中的摄影师,对于游客们帮助拍照的请求有求必应,在他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密密麻麻记着几十个游客的邮箱地址,晚上回家,他要把照片逐一发去。
  “有一种被人需要的幸福感”
  “汉宝”之中,90%以上是大学生志愿者。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离校出发,7点30分准时在园博会北广场集合,8点半前抵达岗位,下午5点30分离岗返校,每天工作9小时。这是大部分志愿者每天的时间安排表。
  “直走右拐,大约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长江文明馆了。”张末微笑着给游客指路。交通引导、信息问询、场馆运行、礼宾接待、语言翻译、残障服务等都是志愿者每天需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每日往返很累,但在这儿有一种被人需要的幸福感,每次换班时都想多待一会儿。”罗小英说。园区内,像罗小英这样来自武汉21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文明出游理念。
  在“汉宝”们的努力下,武汉园博园正成为志愿者的家园,游览者的乐园。

编辑:黄章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