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博知识 > 植物词条 > 正文

杜鹃花
2015-08-03 16:00:00    来源: 武汉园博会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雅称"山客",简称杜鹃。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被誉称为"花中西施", 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
  形态特征
  杜鹃花落叶灌木,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 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 3朵簇生枝顶;花梗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裂片5,倒卵形,蒴果卵球形,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全世界的杜鹃花属原种大约有960种,于中国境内有570余种,特别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
  杜鹃花据植物系统分类,杜鹃花属可分为杜鹃花亚属、常绿杜鹃花亚属、羊踯躅亚属、映山红亚属、马银花亚属等5个亚属。而我国园艺品种上通常按下述进行简易区分:按花期及产地来源区分:杜鹃品种可分春鹃、春夏鹃、夏鹃,东洋鹃和西鹃。春天开花的品种称为春鹃;6月开花的称为夏鹃;介于春鹃和夏鹃花期之间的称为春夏鹃;从日本传入的小叶杜鹃称为东洋鹃;从西方传入的单独列为一类称为西洋鹃,简称西鹃。
  生长习性
  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强光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 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自然分布于海拔500-1200m的山地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栽培技术关键要点
  杜鹃花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播种,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气温15-20℃时,约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间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后设棚遮荫,在温度25℃左右的条件下,1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生根较慢,约需60-0天。嫁接,西鹃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杜鹃花的移植或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进行,最好带随根土移植,而且土壤立地条件和盆土基质是其成活和生长的关键,杜鹃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PH值为5.0-6.0,如用如果栽植土为粘土或碱性土,将不利其成活;另外,光照对杜鹃花生长有明显影响,光照过强其叶片易发生红斑病或叶枯病,出现叶片焦枯;光照过弱会出现花量少、根长期阴湿腐烂或发生线虫病;因此杜鹃花露地栽植应选择在疏林下,透光率30%左右为宜。
  后期养护管理
  杜鹃花在长江流域既可露地栽植,也可用容器种植(含盆栽),其后期养护管理皆需开展如下工作:
  1、杜鹃花喜温暖阴湿的生长环境,怕干旱,每年浇水必不可少。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鹃花进入休眠期,需水量减少,一般每周浇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进行。具体可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3月间,杜鹃花发根萌芽,需水量随之增加。夏鹃生长发育稍迟,浇水量应少于春鹃。一般每隔2-3天在上午适量浇水1次。4-6月杜鹃花陆续开花,枝叶也开始抽发,需水量较大,一般应隔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7-9月上旬高温干燥季节,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不宜过多,并在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湿润的环境。从9月中旬至11月,天气逐渐转凉,为杜鹃花生长适应期,为防抽出秋梢,增强越冬抗寒力,浇水量应适量减少。一般隔日清晨浇水1次,保持湿润即可。
  2、杜鹃花属喜肥植物,露地栽培杜鹃花一般是在秋冬季节结合根盘松土,适量撒施腐熟的饼肥、鸡粪、鱼粉等有机肥,并拌入少量硫酸亚铁或铁锈粉;在杜鹃花开花过后,6月份结合天气情况,在下小雨前撒施适量复合肥,促进花后营养分生长。盆栽杜鹃花则是结合日常浇水采用薄肥勤施,施肥有两个关键时期,开花前期(3-4月),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共施2-3次,促使老叶转绿,萌发新根;花谢后,为了促使发枝长叶,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在南方如连续下雨,可施干肥。秋后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应施肥1-2次,如果盆土因多年栽植营养消耗过大或随杜鹃生长盆径小了,可以换土换盆。
  3、露地栽植的杜鹃花栽植当年的夏季需用遮阳网适度遮阴,建议绿化时杜鹃花栽植滞后1-2年,待其上层乔木基本恢复后再栽植,否则会出现大量杜鹃因光照过强出现焦枯死亡或生长不良;盆栽杜鹃开花前宜多见阳光;开花期间,中午要进行短时间遮荫,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间,正是杜鹃花抽叶发枝期,应尽可能多见阳光。但遇强烈阳光,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还应遮荫,以防灼伤新叶。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要遮荫,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后的秋季生长期可缩短遮荫时间,一般可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遮荫,10月以后宜多见阳光。
  4、整形修剪:杜鹃花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杜鹃花的萌发力强,枝条密生,重叠横生枝较多,不利光照通风,影响生长和美观。每年春季花谢后,结合换盆,进行修剪整形。剪去过多过密枝、徒长枝、病枯枝、内心枝、重叠枝和交叉枝,使主枝强壮,并促使萌发新梢,来年花多、朵大、色艳。到秋季10月间,如枝条仍过密,可再修剪1次。杜鹃开花后,花朵不易脱落,应及时摘去,免耗养分,以促发新芽。
  5、病虫防治:杜鹃花病害主要是生理性病害,其中黄化病最为普遍,其主要原因土壤碱性,露地栽培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盆栽杜鹃需换土,日常养护结合浇水浇入含硫酸亚铁的腐植酸水;另外则是因光照过强引起红斑病,注意夏季高温强光要适度遮光。杜鹃花的虫害主要是杜鹃冠网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杜鹃叶片的叶背面,1年发生4-5代,防治以防早为主,即每年5月杜鹃花开谢后便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粉剂或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洒叶面,半个月后再喷1次则可基本控制全年杜鹃网蝽的发季。
  杜鹃花文化内涵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传统花卉之一,我国也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杜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梁代陶景弘在《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 "羊踯躅,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故名。"主要记述杜鹃花的形态及药用功能。杜鹃作观赏花木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而杜鹃文化则源于悲情的传说,无数的文人墨客将自已的情感赋之于杜鹃,代代相承,形成了杜鹃情结。相传古代的蜀地,杜宇因治水有功,拥为国君,却遭遇奸人害死,死后魂化为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布谷鸟等),显然"望帝化鹃"、"杜鹃啼血"等传说已定位了杜鹃花的文化内涵。同时由于杜鹃花开花时花红似血,引发了许多古代文人的咏唱。诗人李白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人杨诚斋诗云:"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遍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自征人泪滴成。"再如诗人黾峰诗云:"蜀魂啼山血洒枝,幻成红艳送春晖。不须声里催人去,挽见花开便合归。" 这种凄楚的情调,长期影响到后人对杜鹃花的审美观。其实,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杜鹃花的热烈壮阔才是审美的主流。唐诗人杜牧的诗"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道出了杜鹃花装点江山、美人之妙。诗人白居易更是竭力推崇杜鹃,他将杜鹃花比作古代美女:"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并推荐它为百花之王。宋代杨万里也有咏杜鹃花诗:"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依。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五彩缤纷的满山红,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