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博知识 > 植物词条 > 正文

桑树
2015-08-03 10:20:00    来源: 武汉园博会   

  桑树Morus alba L。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其别称和品种很多,主要有家桑、白桑等,原产我国中部,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也是农村"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m。树冠倒卵圆形。树皮厚,黄褐色,具不规则浅纵裂;树体富含乳浆,小枝褐黄色,嫩枝及叶含乳汁。单叶互生,叶卵形或广卵形,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表面鲜绿色,无毛,背面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柄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外面密被细硬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腋生或生于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雌雄花序均为葇荑花序,雌花无花柱。聚花果(桑椹)卵状椭圆形,长1-2.5cm,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我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
  生长习性
  桑树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不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是可达千年。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此外,朝鲜、蒙古、日本、俄罗斯、欧洲及北美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关键要点
  桑树适应性极强,可采用播种、扦插、分根、嫁接等多种方法繁育,苗圃中多采用扦插法和嫁接法,扦插时间最好是冬季12月份进行,选择近根1米左右的成熟枝条,把桑枝剪成20cm(3-4个芽)左右,随剪随种,用满膜盖,待出芽后去掉薄膜。嫁接的方式有枝接、根接和芽接,其中枝接通常是利用苗圃培养的1年生或多年生苗进行嫁接,由于桑树的树皮韧性强,接穗削细一些,可以进行袋接。很多地方在袋接时用左手捏开树皮,将接穗反插入砧木形成层中,因砧木树皮内侧形成愈伤组织比木质部外侧要多,故反插接穗有利于成活。
  桑树根系发达,移植易成活,在南方地区冬春两季均能移植,裸根移植时,需带好根盘,而且栽植前可用磷肥打黄泥水浆根,可提高成活率,夏季反季节移植需要带土球移植,并对树冠进行重剪保留二、三级分支,因其萌芽力强,可摘除全部叶片,注意树干与分支保湿也能成活。
  桑树后期养护管理
  桑树作为绿化和园林景观树,不同于采叶养蚕的经济桑园,通常要求桑树保留自然冠形,在定干、定形栽植后,为了保证成活,且尽快恢复自然冠形,要求做好以下后期养护工作。
  1、浇水抗旱工作。桑树栽植时浇足定根水固定支撑后,1周内再浇三次透水,由于桑树相对耐旱怕水湿,后期浇水要天气情况,不干旱一般不用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润即可,但南方地区梅雨季节必须注意防止雨水过多带来的涝渍;夏季高温干旱期,需加强抗旱浇水,避免已萌发的枝叶因蒸腾量大而回缩枯死,需要早晚喷冠保湿降温,秋冬季适当控水。移植成活1年后方可放轻该项工作。
  2、桑树的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栽植后上半年需要结合其生长及时抹除主干上萌发的基部芽,促进二、三级分支上的枝芽萌发;由于桑树对土壤适应强,栽植当年可以不施肥,只要对树穴经常松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秋冬季桑树进入休眠期后,结合冠形恢复的需要,对其萌发的枝条适度疏枝或短截,为了促发来年枝条生长,在冬季或翌年春季沟施或埋施适量有机肥为基肥。
  3、桑树是我国传统栽培树种,栽培广泛,病虫害种类较多,其病害相对较轻,主要是叶部病害为细菌性黑枯病和真菌性褐斑病,主要发生在春季,作为景观植物的桑树,病害的危害不大;危害较为严重的是虫害,武汉地区桑树害虫主要有桑尺蠖、桑刺蛾、桑褐天牛等,桑尺蠖与桑刺蛾为主要的食叶害虫,每年主要春夏两季发生,1年3-4代,两种害虫的低龄幼虫有群集性,应早发现早防治。桑褐天牛是桑树危害最为严重,是天牛为补充营养必取食的植物,需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时及时进行钩杀或毒杀,另外,6、7月份是该虫产卵高峰期,可根据其产卵刻槽锤卵防治,必要时采取天敌释放。
  桑树文化内涵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桑树文化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翻开《诗经》,在《诗·小雅·小弁》写道:"惟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桑树为父母亲亲手所植,所以应该像敬奉祖先一样对待它,桑树在我国是永远不变家园的象征。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社会 "吃"与"穿",完全可以通过栽桑养蚕来实现,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活情意,栽有桑树的桑园不仅寄寓着家园与故土,同时也是东方民族自由的爱情伊甸园。《诗经·府风·桑中》中写道:"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在三千前便有了"桑中之约"。
  正因桑树的广泛种植带来我国古代丝绸文化,因为丝绸贸易而形成的丝绸之路,为东西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不垮的桥梁,并由此催生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桑树作为我国古老的经济作物,其自身的价值自古得以充分挖掘,桑叶是喂桑蚕的主要食料,桑木可以制家具、农具,桑皮可以造纸,桑条可以编筐,桑葚可以酿酒。此外,其叶、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同时桑树也是我国古代家园绿化的主要树种。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