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倒计时大图 > 正文

这些怀旧的老农具,你认识几个?
2015-12-31 09:37:00    来源: 武汉园博会官方微信   

  随着时代更迭,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很多承载着历史印记的传统和老物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譬如——

  传统而喜庆的木板年画

  承载着老汉口淡淡乡愁情的竹床

 

  还有怀旧气息浓郁的老农具

  说起老农具,对如今很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即便曾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读过千万遍,想必他们也很难搞清“锄头”是个啥东西,更别说认识量粮食用的“斗”、扬米去糠的“簸箕”了。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如果不是出生在乡下或幼年时生长在乡野之间,也很难叫得出那些已快被岁月遗忘、沦为“老古董”的农具名。

 

  都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每一件古老的农具,都承载着农耕文化的记忆,传递着咱们远古先民餐风饮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印记。

  想当年,稻田灌水要用水车、耕田要用犁、打谷要用脚踏打稻机、扒草要用竹耙......这些弥漫着旧日农家味的农具,你或许曾听自己的外婆在温暖的炉火旁与你提起过,却很可能不得机会亲见。

 

  不过,长江文明馆北厅一楼的湖北小馆显然十分贴心,将杵臼、石磨盘、担、筐、驮具等新鲜有趣的湖北老农具收藏于馆内,要郑重地给你“扫次盲”,说一说农耕乡愁。你可以来此近距离亲睹,涨一涨姿势,体会一下祖先们的高超智慧。

  ═龙骨水车═

  ∨

  这件身形颀长的农具,叫“龙骨水车”,因身形犹似龙骨而得名,是历史上有名的灌溉农具,始于东汉,三国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龙骨水车已十分少见,早被现代化的电动水泵取代了。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龙骨水车”的工作原理吧。过去,农家人需要灌溉庄家,就会将其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这样,装在木链上的刮板顺着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就能进行农田灌溉了。觉不觉得古代人很聪明?

  ═木犁═

  ∨

  “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如果你在细雨蒙蒙时的春日里下乡踏青,几乎随处可见一片翻犁耕种的田园景象。作为一种牵引翻土的工具,木犁在西汉时便已有记载。

  木犁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其下端是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后端一般会竖起一段弯曲的木柄,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犁这种工具当然不会自己动,需要人力或畜力在前面牵引。不过,主要以畜力牵引为主,譬如牛马。牛在前面走,人在后面掌控方向,木犁将土地一块块松动,春天的播种就算是开了个好头。

  ═纺车═

  ∨

  现在的服饰不论是原材料还是制作,基本都是机器加工,不像过去,需要采取手动的方式用纺车纺出的纱来制作。虽说如今社会进步了,老物件在消逝,但在一些偏远的山村里,你还能寻找到纺车的影子。

 

  在湖北小馆里,就收藏着一件来自民间的纺车,由轮子、摇柄、锭杆儿、支架、底座等构成。纺线时,需要你一手持两股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一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一边放纱一边向后移动......这样的操作十分繁复,并且要反复进行,才能纺完一条线。光是想想,都觉得十分辛苦,臂膀疼痛呢。

  ═连枷═

  ∨

  连枷是一种脱粒工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旧日农家人常用其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以使子粒掉下来。

  在这幅图里,你认出连枷了么?很明显的哦。

  ═手推车═

  ∨

  在湖北小馆里,你还能见到只有一只轮子的手推车。独轮手推车可在狭窄的跳板、便桥和羊肠小道上行驶,能够原地转向,倾卸货物十分便利。因了这层优点,它也受到了农家人的青睐。

  这种小型运输工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能令笨重或大量的负载移动变得轻松,可帮助农家人在狭窄的田间路上运输庄稼和笨重的农具。当然啦,载人也是可以的——

  左手提篮,这是要赶集呢?还是回娘家呢?

  除了上面这些老农具,湖北小馆里还陈列着木锹、耙、杵臼、石磨盘、扁担、锄头、犁等常见农具。虽说随着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使用,这些老农具大部分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却不妨碍我们再次走近它们,感受农耕文明的脉搏。

  而在遥远的山野之地,我们仍能看到它们的存在。

  ▲扇车

  ▲石磨盘

  ▲杵臼

  ▲锄头

  ▲畚箕

  ▲耙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今,有幸使用过这些泛着质朴光泽老农具的人,已很少了。他们或许已渐渐老去,或许早已住进了城市小区,远离土地,开始体会浓浓的乡愁。但我想,时光是不会被遗忘的,只要一个回首,他们还能忆起当年安身立命的这些“老家当”,在质朴悠远的农耕情结里泪眼婆娑。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