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博资讯 > 正文

“海绵园博”:满园用水自给自足
2015-08-19 21:40:0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成熔兴 通讯员赵旋 邓鹏飞

  开栏语

  今天距离武汉园博会开幕,还有37天。

  本报携手武汉园博会执委会开设专栏,聚焦武汉园博会。

  武汉园博会占地213公顷,植绿4.8万株,四大主体建筑、百余特色展园,中国首座城市公园群……它像是一座“绿色综合体”,承载着当下中国民众关于绿色、生态和“美丽中国”的所有想象,也体现了当下中国城市建设最新、最绿、最优的发展理念。

  这里,曾经城市“看海”、垃圾围城、渣土难以消纳、地处边缘地区环境无法改造。一系列由无序发展而带来的城市病,几乎一应俱全。

  有人形容,园博园就像是武汉有史以来最大的“环保试验场”。3年来,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尝试着用一个个低碳、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攻克一个个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难题,最终打造起一座“生态文明充分彰显、绿色福利全民共享”的传世佳园。

  本专栏的首组系列报道,就将聚焦这座“环保试验场”如何治理城市病。

  昨日,武汉园博园南区取水泵房正式启用,将抽取楚水浇洒全园绿植,园内4.8万株植物日均2600吨用水将基本自给自足。

  园博园绿化面积176公顷,加上大小水体120余处,如果全用自来水浇洒、造景,既不科学,也不环保。

  作为武汉市打造“海绵城市”的试点之一,园博园通过“高山流水”、一湖四溪、雨水花园等景观,建立了一整套水循环系统,对雨水实现“收放自如”:天晴时,全园可蓄水10万吨,正常气候条件下不用园外一滴水;下雨时,可留住近七成雨水,抵御50年一遇大雨,避免“看海”尴尬;封闭式水循环还能不断净化水质,劣五类水入园“游览”一圈,可提升至三类水。

  一湖四溪

  “绿色海绵体”可蓄水10万吨

  武汉园博园北区建有荆山,净高47米,缓向南倾。在中部经生态织补桥跨过三环线进入南区后,地势由峰变谷,次第下叠,到谷底则是楚水。

  楚水含一湖(云梦湖)、四溪(醉花溪、竹影溪、芙蓉溪、杉花溪)。前者水域面积4.1万平方米,后者全长4.5公里,一起组成全园最大的景观水体。

  园内建有20多个雨水花园,也就是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大小约100至200平方米不等,深约1至2米。因地势低于周边,可将周边地面雨水汇集,经植物和沙土净化,被土壤留蓄,成为植物的主要水源。

  园内还设置了多处生态草沟、花溪、草溪,用以汇集雨水。它们和雨水花园收集的部分雨水经植物净化后汇入楚水。

  这一湖四溪和雨水花园,使园区变成了一块“天然的绿色海绵体”,通过“慢排缓释”,将雨水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减轻下游排水压力。

  据测算,除了少量经硬化路面流入市政管网的雨水外,园内雨水回收系统可留蓄近七成雨水,整个园区可储水约10万吨。如果雨量超过留蓄能力,多余的雨水会流入市政排水管道,“防渍能力达50年一遇,高于目前武汉市政排水‘10年一遇’能力。”

  园区规划负责人表示,传统城市建设追求硬化率,雨水只能靠管渠、泵站“快抽快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绵园区里花溪、雨水花园这些设施看似人工建设,实则恢复的是大自然本身的地貌,而这正为武汉市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蓝本与示范。”

  高山流水

  将劣五类水“洗”成三类水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李良钰介绍,即使在极端干旱的天气,园区水量可连续灌溉近1个月,“正常年份下可保证不使用园外水。”

  为防万一,设计师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高山流水”的方案,将补水工程与园区景观巧妙融合。

  原来,荆山西北角正抵武汉银湖,水质为劣五类。设计师在银湖之畔设置北区取水泵房,一旦楚水水位过低,泵房就会自动运行。银湖水先经过气浮过滤技术,净化为四类水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1050米外的荆山山顶。随后,湖水顺坡流下,变成瀑布,经生态织补桥流入南区花溪,横贯整个园区后注入云梦湖,形成别致的“高山流水”景观。

  李良钰说,整个过程中,湖水会流经数十个“景观梯田”,不断留蓄、漫溢,与植物和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质由此提升。

  进入云梦湖后,水流并没闲着,分别从一东一西两个出口继续下一旅程:

  在东出口,湖水经日本STCC专利技术过滤,经泵站加压,再次送回荆山山顶,回到“高山流水”;在西出口,湖水经精过滤技术处理后,由南区取水泵房流入园区非饮用水管道,供应全园绿化浇洒、水体造景。

  最终,湖水都会流回云梦湖,形成一个“云梦湖——荆山、园区——云梦湖”的封闭式水循环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水流不断经过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净化,水质始终维持在三至四类。

  李良钰说,除雨洪管理系统外,园区内使用的气浮过滤、STCC、弃流池等多项水质净化技术均达到目前已知的最先进工艺,“技术可靠、经济可行、方便维护。”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