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博资讯 > 正文

乌鲁木齐园——盛放在园博园里的民族之花
2014-12-19 17:29:00    来源: 武汉园博会宣传策划部   

  文:邓鹏飞 武汉园博会宣传策划部

  胡杨木、雪松林、金沙坡里现绿洲,坎儿井、葡萄房、阿以旺中有人家。在武汉园博园里有这样一片异域风景,它不同于北方园林轴线对称,皇家气象,也不似江南园林一步一景、婉约淡雅,它是自古以来在新疆这片沙漠与绿洲、戈壁和盆地相伴相生的神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家乡的印象。乌鲁木齐展园讲述了一个人类对环境适应、共存的故事。
  乌鲁木齐园位于武汉园博园北区,国际园林艺术中心南部,全园占地约2000平米,以"一个制高点,二条文化带"景观结构布局,一个制高点:以维族特色民居"阿以旺"所在高台为主题景观构筑物,形成展园的视觉焦点和构图中心。"坎儿井生态文化展示景观带"以模拟新疆特有的坎儿井引水灌溉系统为脉络,用沙地和水体构筑还原沙漠与绿洲的地区生态环境;"天山绿洲人文文化景观带"用土陶、舞蹈、岩画、石人、民居、晾房等新疆少数民居特色人文景观与天山地区植物展示天山绿洲人文文化景观。其中,"坎儿井生态文化展示景观带"包括"大漠风光"、"绿洲田园"两个主题区;"天山绿洲人文文化景观带"包括"绿洲人家"、"天山雪松""金花紫卉"三个主题区。
  步入武汉园博园的北入口,踏步而行登上荆山,印入眼帘的第一个城市展园就是乌鲁木齐园。

  "沙漠"里有颗千年胡杨
  进入前入口会看到"大漠风光"主题区,一片漫漫黄沙瞬间将我们带入到西部沙漠的印象中,黄沙中一条水道在黄沙中蜿蜒远去,宛如蓝色丝带般妆点了单调的沙地。水旁的沙地上,静静树立着一颗千年胡杨。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高可达十四、五米,同一颗胡杨树上会长有像杨树叶、柳树叶、桐树叶的多种形状树叶,胡杨灰色的树皮在很年轻时就会纵着斜着裂开缝儿,中年的树皮就如百岁老人那样皱纹如织,老年的胡杨树皮会连带着树干一起裂开成为扇形或空洞。

  从树根到树梢直直地长到十四、五米的胡杨树少有,更多的是在一棵老胡杨的横斜无章、有如龙飞凤舞的枝杈中会伸出一支或数支笔直地向天的新枝干。新枝干可能于数十年后,也可能于数百年后抽出,很多时候胡杨早已衰老将死,但它顶端的笔直新枝仍会年年发芽,它们会给人以新机、希望。胡杨根汲取的是盐碱土下的水,它强咽下一部分盐碱,通过裂开的树皮排出一部分盐碱。从胡杨树皮裂口溢出的盐碱水淌满了它的下半身和脚底,很快就变成了白色、黄色的晶体,那就是胡杨泪。胡杨树可生存百年、数百年,"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下不烂一千年",是对它的赞美。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虽然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生长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那里曾经有水流过。园里的这颗千年胡杨虽已"死亡",但坚强如它,兴许不久的将来,仍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绿洲"里的红柳
  顺着水的脉络前进,在一段"几"字型水道中突出来一个半岛"绿洲",这里遍值红柳、沙枣、旱柳、田冠榆、蔷薇、绣线菊等特色植物,与水对岸的马兰、芦苇、香蒲等植物形成了一片绿洲湿地景观,共同组成了"绿洲田园"主题区,在这些植物中红柳可是最不简单的,红柳对于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是不可缺少的伙伴,无论是沙漠盆地还是戈壁滩上都能生长。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很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红柳会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长出一片片绿叶。它的枝条细而韧、密而实,任凭肆虐的风暴抽打而不折腰,却让许多沙尘泥土落在它的脚下积成堆。经年累月,那些沙土堆积成犹如小山般的沙包,它们星罗密布于大戈壁上,犹如堡垒群那样捍卫着已开垦出的绿洲良田。

  西北的农家会用纤长的红柳枝编制箩筐、漏斗、筛子、耮耱等器件;用纤细的红柳枝编制盖房子用的房席、炕席。红柳叶是很好的畜牧饲料,而春季的嫩枝、嫩叶、嫩花可以治疗风湿病。千百年来那里的人们取用这些枝叶,又小心的保护着它的根茎和沙包,使红柳长久陪伴着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阿以旺"和葡萄晾房
  绕过这片"绿洲",前方高处赫然出现一座维族特色的建筑,这里就是"绿洲人家"主题区,而那座建筑称为"阿以旺"。"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建筑民居形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维族传统民居通常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民居的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室内设多出壁龛,墙面由大量石膏雕饰。

  乌鲁木齐园的这座"阿以旺"后面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建筑上方开有平行错落的花纹开口,这便是当地人制作葡萄干的特色建筑,葡萄晾房。葡萄晾房是新疆的一大景观,在戈壁,在田野,在村庄,乃至村民的房屋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或三五成群,或独处一隅的葡萄晾房。建筑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为了通风,晾房的墙壁上开有许多整齐、一样大小的方形花孔,也就是人们初次接触最容易产生联想、生发疑虑的地方。晾房高度一般在四米以上,房间面积不等,以方便挂果为宜。

  每年金秋季节来临,这里便成了无核白葡萄的归宿。新疆的葡农们都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欢天喜地的钻进自家的葡萄园里,专心致志的采摘串串青翠甜美的葡萄,小心翼翼的剪去残枝败叶,兴奋愉快的装入杨树条编织而成的小筐子,欢歌笑语的用小毛驴车运到晾房,然后用双手将柔软的葡萄,一串串挂满红柳枝条"挂架"。这些红柳枝条制作的"挂架"会在圆木四周钻出等距离的圆孔,然后采用十字型方式将红柳条插入晾房四周花孔。待整个工序完成,挂满葡萄的晾房,仿佛就像储满蜂蜜的蜂箱,角角落落都是甜蜜。
  无论是"阿以旺"还是葡萄晾房,走近观看,便会发现与汉地民居的鲜明区别,虽都是砖垒而成,但是这里的砖石表面展露出或呈菱形或呈十字状起伏错落的纹路,纹路中缝辅以黑色描线,视觉效果十分醒目。据展园负责人的讲解,这种色彩风格也反应了汉族与维族间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差异,汉族民居普遍选用数种过渡色彩,颜色反映较为平缓,而维族民居装饰喜用跳色,大红大黑的搭配也独有一番风味。

  "天山下"的坎儿井
  站在这座建有"阿以旺"和葡萄晾房的高台上环顾,葡萄架、馕坑、庭院果树点缀四周,一派维族生活气息;俯瞰曾经走过的水道,才发现这里方是水之来源,绕经维族民居旁的水系在高台边缘隐入暗渠,从高台下的明渠中流出,流过"绿洲田园",转入"大漠风光",一条S型的水渠,仿佛天山雪水般滋养绿洲和沙漠。


  这种特别的灌溉系统便是新疆地区特有的坎儿井,坎儿井的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系列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乌鲁木齐园高台建筑边的水流便是象征"雪水潜流"的观赏水系,东侧设置竖井、龙口象征"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然后,在下层设置了象征"地上明渠"的景观水系;最后,在展园入口标识牌处设置有象征"涝坝"的景观水面。这样复制出的是一个完整的坎儿井,更是一份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智慧。
  雪松林里有"遗迹"
  走出"绿洲人家"高台,沿着右边的园路下坡,在这条一直延伸到园区出口的路两边是天山云杉、天山雪楸、天山圆柏和天山樱桃以及雪松、红叶碧桃、金山绣钱菊等植物组成的"天山雪松"、"金花紫卉"两个主题区。在这些植物间,新疆土陶,草原石人、岩画、刀郎石雕等人文文化景观穿插显现,寓情于景,展示了人类于那一片土地里了解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变迁历程,也是新疆这个自古以来多元文化碰撞之地的文化留存。

   维族小伙的武汉故事
  伫立在建设中的乌鲁木齐园工地上,没有嘈杂的机械声和杂乱堆放的建材,只有整齐码放的红砖,阿以旺、葡萄晾房和坎儿井都已似模似样了。远处雕凿砖石的细微叮咚声依稀传来,那是工地上的维族工人在用传统的手艺打磨砖石,阿以旺外墙的纹路都是维族小伙们用切割机简单切割后手工雕凿的。几个维族老师傅正蹲在阿以旺外墙边,细心的给纹路间描着黑线,描笔过处,一个个突出的菱形花纹仿佛宝石般醒目。通过并不十分顺畅的交流,我得知园区的建筑施工已接近尾声,下面是大量的彩绘铺装工作,可正是这个彩绘的工作就远远不那么轻松。正如汉族的非遗手艺面临乏人传承的局面一样,这种传统的维族手艺也有相似的传承难题。传统彩绘手艺有着许多工艺技巧,这些技巧通过师徒传承,一个徒弟需要数年不等的时间才能熟悉技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这门手艺,最终出师。较长的学习周期和艰苦的环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家庭式的收徒也限制了学徒的数量和传播的范围。传统的手艺讲究精雕细刻,园区里的维族工人们四人合作,一天也才能完成一平米的彩绘工作。
  "但是别担心,做的慢有慢的好,慢工出细活嘛,我们绝对可以在明年开园前做出一个漂漂亮亮的园子",园区负责人自信的对我说。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园林的美只是一种植物与造景的艺术。但是,从乌鲁木齐园这里,我看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当地人们用坎儿井引天山雪水灌溉桑田,养活人畜,小心地采集胡杨、红柳的枝叶来制作工具、喂养牛羊;适应恶劣的气候,创造了葡萄晾房和坎儿井,营造出别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植物为伴,依靠它们,保护它们,一起生活下去。在这样的空间里,凝聚着这份生存智慧的土地同样体现着园林的美,更是一种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美。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