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园博!
首页 园博资讯 图说园博 市场服务 园博活动 园博志愿者 长江文明馆 互动专区 虚拟漫游 园博知识 我的园博 我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园博活动 > 新园博活动大图 > 正文

长江文明馆里的我家记忆
2015-11-11 09:43:00    来源: 绿色林林7   

  长江文明馆除了有五千多件文物带我们开启“文明之旅”外,还有一个湖北小馆能帮我们拾起我家记忆。奶奶亲手纺织的纯棉老粗布,虽然看起来色彩暗淡,但是躺在上边却很舒适;外婆亲手用黄豆磨制的豆浆,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白乎乎的豆浆喝着却格外温暖。这里有你看不到的久远记忆:织布机、酿酒槽、石磨碾子记录着我家的温暖岁月。

  织布坊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织布机丝丝缠绕剪不断,惆怅寸寸平添理还乱。织布坊的梭子似乎还在咔哒咔哒地响着,被纱线牵着不知疲倦地奔跑。手工织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等大小72道工序。

  纺绵织布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传统手工艺术,不仅具有独特的美丽而且凝聚了敦厚朴实的美德。一段粗布就是一帧悠长的历史画卷,织布不仅是一向生活技能,还是女人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渠道,是一种充满个性的艺术创造,每道工序、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令人叹为观止。当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机器取代了传统农具,以手工为主的农产业渐行渐远,在我们的生活中只留下些许记忆。

  酒坊

  我家好水酿好酒,出门在外,有没有想起过家里那清冽的高粱酒。

  湖北小馆里的酒坊还原的是传统手工艺酿酒的场景。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古老的量酒器皿及陶瓷容器,是使用历史最长、英勇最广泛的一种。酒也是一种媒介,在酒的半醉中,使得个体的人回归本真自我,达到对美与自由的统一。

  豆腐坊

  在石磨吱嘎嘎吱的转动声中,浸泡透了的黄豆变成了热气腾腾的豆浆。长江文明馆的豆腐坊里的柴火灶、纱布罩纪录了苦难岁月中那奢侈的豆腐的制作过程。

  直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看着她打豆腐,我们要不然在外婆磨豆腐时帮着加豆,或帮着在灶膛烧火当下手,其实只是为了骗一碗新鲜美味的豆腐花,或者一块新豆腐。那个时候,吃上外婆磨出来的豆腐花,感觉生活就无比甜蜜。

  我国的素食文化发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豆类食品,尤其是豆腐文化。远在中国古代对粮食的分类中,不论是“九谷”“八谷”,还是“六谷”“五谷”,其中必有“菽”,也即豆类。豆腐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经历历史长河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成为了一种有着汉族传统特色的文化,从国内走向国外,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过去的农户几乎家家都有石磨碾子,会将收获的黄豆打磨,自制成豆浆、豆腐、豆花等美食。

  榨油坊

  长江文明馆中的榨油坊还原的是传统手工技艺“压榨法”和盛油少不了的坛坛罐罐展示。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今,传统渣油工艺有它的独特性与魅力,它承载着传统手工榨油的见证,榨坊里是粗犷的,但是榨油的工序确是复杂精细的。石槽、石碾、木榨、柴火灶,合成一副别具韵味的古朴油画。火炒、石碾、火蒸、包饼、排榨这些原始手工艺榨油工艺一步步的进行着。站在榨油坊面前,有没有闻到油坊里散发出来的菜籽油的清香。

 

  生活在今天这个工厂化生产早已经取代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速成社会,偶尔是不是会想起奶奶曾经一再嘱咐你要带上的纯棉老粗布床单,外婆在过年时用黄豆做出来的一碗豆腐花,如果你觉得那些记忆似乎只在梦里出现,不妨来长江文明馆里转转,寻一寻我家逝去的味道。

编辑:王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更多>>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美图